|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1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饒淑惠 7 years, 7 months ago

 

 

本學期課堂方針:

一 基礎知識

二 研究主題

三 書籍閱讀


文化研究基礎知識:

 

文化研究起源  (饒淑惠 整理)

過去:文化被視為人類生活的成果。

如今:文化與社會呈現互動狀態,文化構成個人的內化與社會的制度化,文化影響社會的變動,社會表現出文化的趨勢。

當代文化研究係以「批判」為主的一種思維,承自十九世紀初以來歐洲學者的辯證精神。

當代文化研究主要的特色在對傳統的解構,對於穩定文化習俗的標準:理性,經驗,進步提出挑戰。

簡單說來,文化研究始於六O年代,受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的轉型, 資訊科技發展,弱勢族群地位抬頭,開始重視多元價值,至八O年代後重視理論探討,強調個性特徵,重視文化研究的政治影響力。

主要代表學者:

美國:詹明信(Fredric Jameson), 羅狄(Richard Rorty), 貝爾(Daniel Bell)

英國:湯普森(E.P.Thompson),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霍加特(Richard Hoggart)

法國: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傅科, 利奧塔(Lyotard), 鮑德里亞(Baudrillard J.),德希達(Derrida)

德國:哈伯馬斯(J. Habermas), 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阿多諾(T.W. Adorno),馬庫色(Marcuse),齊美爾(Georg Simmel), 班傑明(Walter Benjamin) 


從傳統服飾文化體現民族精神與信仰-以印尼Batik為例  (饒淑惠)

 

 . 印尼的服飾文化-Batik

Batik是一種蠟染工藝,被印尼視為當今的國寶之一。而由此工藝染成的花布更是印尼主要的傳統服飾,稱為巴迪衫(Batik),已被印尼定為國服,印尼國家博物館更聲稱Batik是印尼人的民族身份象徵。

 

. Batik的歷史

印尼 Batik已有1300多年歷史,2009年聯合國已將Batik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人說印尼的Batik技術源於印度或斯里蘭卡,但也有人堅持說是本地產出,此部分尚待考查。

 

.Batik的意義象徵:

從出生到死亡,印尼人的生活始終與Batik聯繫在一起。新生的嬰兒要用Batik包裹,新人結婚要穿Batik服裝,若有親人去世也要用Batik做壽衣。在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Batik花色也有所不同。印尼人的精神和信仰就通過Batik藝術表達得以體現。印尼賦予傳統服飾Batik屬於印尼人的民族靈魂,也使得Batik發展成為一項高度發達的文化藝術。


伊斯蘭泳裝 伯基尼burkini (欣玠)

 

伯基尼是由一位澳洲女性設計師桑涅提所創造的全身性泳衣,她考量伊斯蘭傳統對女性外在的限制,專門設計這款結合伊斯蘭傳統並附有頭罩的泳裝。

我認為能考量到宗教的戒律去設計,非常適合伊斯蘭女性,不僅成功創造話題,也造成另類的時尚風潮。雖然有不少保守人士對於這身泳裝仍然保持抗拒,甚至有些國家也基於「安全顧慮」而禁止伊斯蘭女性在海灘穿着,但是處於新時代,顧及女性權益以及個人自由是非常值得重視的。

 


緬甸婦女的護膚聖品──Thanakha  (周芊妤)

 

        緬甸的婦女和孩子因為氣候炎熱、太陽強烈的照射關係會抹一種黃白粉末於臉上或是身上用來防曬。此種用Thanakha(學名叫做黃香楝)植物製作而成的黃白粉末有防曬、潤膚美容的神奇功效,並且這種由Thanakha植物製作的粉漿在緬甸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愛美的女性會用刷子或軟筆將加過水調勻後的Thanakha畫在臉上並且描繪各種圖案。而婦女在臉上所塗的方式也有其講究,一般而言,未婚的少女喜歡將Thanakha塗滿前額和鼻樑,結過婚的婦女則只塗臉的上半部,寡婦只塗臉的一半,老年婦女則隨心所欲,可塗可不塗。

        Thanakha的製作方式是將其植物的樹枝、樹幹沾上清水後不斷磨製後會磨出一種黃色半流狀粉漿。緬甸人早上起床洗漱完畢就會將其塗抹於臉上,當地傳統女性認為會塗Thanakha的婦女是才是懂得照顧丈夫和孩子的女人,甚至如果不塗抹就像是沒有刷牙洗臉一般,是不乾淨的人。

        現今的緬甸婦女孩童仍然保有此傳統,然而在比較先進、現代化的城市此傳統已經逐漸凋零。不過也因為Thanakha緬甸的特有文化加上其神奇的功效,現在在各個觀光景點或是商店也有加工過後的Thanakha販售給一般遊客。

 


 

「緬甸」是課堂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環節(洪尹芷)

 

過去,我總把文化框限於是先人所遺留下來的民俗文物以及在一個社會中所帶領的流行氛圍,例如: 主流文化及次文化擴散於各個年齡階層的思維和精神層面上。 然而,上完文化專研研究課之後,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文化還牽涉到如此多層面。

從我們熟知的台灣道起,在外國人的眼中,台灣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區、美味的美食及特有的語言及建築,讓一個小小的台灣散發著五彩繽紛的光彩,這也難怪,外人總是論起台灣雖然不大,但是一塊稀貴的瑰寶,因此,這些總總建起的特色也就形成了我們所論述的文化」。 然而,文化的形成如同一句諺語: 「羅馬不是一天就造成的」,一個文化涵蓋到哲學、政治、經濟及歷史等等因素,因為這些條件,讓世界每個國家、每個角落建立起的特色也有所不同,而並非過往了解的粗淺知識背景築建。

「緬甸」是課堂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環節。 也發起我的好奇心讓我更想多加認識這個謎樣的國家。古書中道「緬」字表示遙遠之處,「甸」字表示古代郊外的地方,所以,「緬甸」的意思是「遙遠的郊外」,是古代中國西南部的人民對他們國家的稱呼。他們的歷史經歷5000多年的洗滌,也經歷過英國和日本殖民,直到近年的軍事政變才演化成現在我們熟知的緬甸。每當有人提起緬甸,就會聯想到代表性人物 - 翁山蘇姬,說道他們的服飾特色: 筒裙、人字拖和TANAKA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然而,由於多數人對緬甸的文化背景有點稀疏,所以大部分的人對東南亞國家的人民最熟知的印象大都僅限於筒裙和人字拖,至於,「TANAKA」卻是感到極為陌生。倘若不是對他們的文化有所了解,多數人第一次接觸到「TANAKA」的時候都為之驚豔。在他們國度的女子和小孩,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擦拭著一種淡白色粉末的「TANAKA」,他的功用和防曬一樣,也有保養的效果。根據載記: TANAKA是利用坦那卡樹也叫香楝樹的樹幹磨練而成,它會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連皇室的成員也有使用。 TANAKA的歷史有2000餘年的歲月,也有人云: TANAKA是從蒙族人傳進,由於蒙族人信仰大乘佛教,外加上村落有許多虔誠的信奉者,而蒙族人有一個特殊秘方會在臉上塗著某種樹根香草混製而成的物品,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TANAKA」。這有引述一段對TANAKA的論述:「養顏保嫩檀那嫁,老少雌雄各喜涂,雙頰宮黃饒異趣,雨淋日曬不傷膚」。

有了第一堂課的震撼教育,讓我發現原來「文化」此詞是既熟悉也既生疏,往後想更進一步去深層探討,希望往後的課堂活動,能讓我有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的心情埋頭研究,讓每次的研究結果一再驚艷也讓自己的知識更加深廣。


印度的人口和語言宗教(盧秀鳳)

人口 

人口時鐘數字顯示, 印度目前的總人口數有1 33多萬以日出生人數約七萬人,今年死亡的人數6百萬,一天死亡的人數2萬5千。印度人口在全世界僅僅次於中國138千萬。已經直逼中國的人口數。印度的人口計劃是在1952年開始提出的,這是印度成為世界上最早將計劃生育作為國家計劃的國家。隨著醫療衛生的發展,印度死亡率急劇下降,由於出生率下降幅度不如死亡率大,因此人口高速增長。

 

印度宗教語言 

印度是世界上宗教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印度是一個多元宗教國家地方性的預定官方語言就有21,包括了馬拉雅拉姆語、坦米爾語、泰盧固語、卡納達語、孔卡尼語、馬拉地語、烏爾都語、古吉拉特語、奧里亞語、旁遮普語、阿薩姆語、喀什米爾語、信德語、尼泊爾語、梵語、曼尼普爾語等,另外登記的還有超過1,600種語言。印度的多元宗教慶祝分屬於不同宗教節日(假日)。印度宗教有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錫克和其他一些宗教的誕生地,宗教文化十分繁榮。這些宗教被統稱為印度宗教。如今印度教和佛教分別是世界上第三、第四大宗教,總共擁有信徒超過20億,也可能已經超過25億。印度政府規定的三個公共假期是:印度獨立日,共和國日以及甘地誕辰日。

 

 印度文化從來就不是凝固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發展和豐富起來的。

印度文化具有十分鮮明而又強烈的特色。從印度河文明至今天的經濟改革,從吠陀本集至當代文獻,可謂一脈相承,生生不息。

印度傳統文化的顯著特色之一是它的宗教性。宗教從古至今一直主宰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左右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印度歷史上曾先後產生並流行多種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錫克教均起源於印度。此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等在印度都有自己的信徒。印度教是印度最古老最主要也最正統的宗教,對印度社會和文化的影響也最為久遠、廣泛和深刻。印度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500年左右問世的吠陀教。佛教誕生於印度東部,在佛滅之後的二百年間逐漸向印度西部及南部擴散,到阿育王時代成為全國性宗教。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郁的宗教性。宗教生活和宗教文化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中心。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都在印度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宗教文化。印度教豐富的典籍和神話令人驚歎,印度教巍峨神廟和精美的雕刻是世界上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卷帙浩繁的佛教三藏典籍本身就是一個光彩四射的思想文化寶庫。印度佛教雕刻、繪畫和建築蔚為壯觀,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莫臥兒王朝時期的印度穆斯林建築達到了建築藝術的頂峰。舉世聞名的泰姬陵瑰麗而秀逸,是這一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今天,這一建築奇跡已成為印度的象徵。舉凡印度文化所涉及的文學、建築、雕刻、繪畫、音樂、舞蹈、民俗等無不具有極為強烈的宗教性。

 

印度文明在近代好像衰敗,不過隨著印度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的推進,印度是台灣南向政策的首要發展國,印度的文化已然大放異彩。印度這個東方文明古國,儘管印度文化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營養,但印度文化強烈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價值體系。印度文化的變化只是自身的一種既不拋棄傳統,也不因循守舊;印度深植的傳統歷史,與他勇於面對現實的轉變,他們翻轉傳統面向現代的轉變過程中,正起發出無限之生機。台灣如何南進這個文明古國印度,先做好認識這個國家的特色,順其需求創造雙贏策略,使雙方達成互惠互利的有利條件!


緬甸千年古蹟被摧毀為何不急著修復?(范琳琳)

 

   2016824,一場6.8及地震襲擊緬甸古城蒲甘,至少造成185座蒲甘古寺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毀壞。

  被視為佛教聖地的古城蒲甘擁有超過2000座佛塔,由於位處地震斷層帶上,數百年來不斷因遭地震襲擊而反覆著遭損、翻新及重建的過程。因為佛教徒普遍相信,他們可以透過行善(例如幫助修復佛塔)替自己積累功德,並將因此在今生或來世獲得獎賞。

  緬甸當局在19952005年間加速了發展蒲甘的腳步。根據官方數據,當地有689座磚塊堆被拿來翻新,此處的「翻新」意即在一些舊有磚塊堆上搭蓋新的佛塔。此作法在考古學家的眼中是十分危險的。研究人員透露,當地近90%的佛塔都有經過重大修建工程或完全重建。

  除此之外,為吸引觀光客及其引發的龐大商機,當地也開始大量建設飯店、道路,甚至還蓋了一座高爾夫球場,但因太過靠近附近佛塔對其造成壓迫。眾多批評家指出,緬甸政府不顧後果猛力鼓吹發展的政策對蒲甘造成的傷害,遠超過數世紀以來的無情地震。

  8月的這場地震,替蒲甘的問題帶來新的處理契機及嶄新的合作氛圍,緬甸實質領袖、外交部長翁山蘇姬已表明,不會急於展開本次的震後重建工作,目前正與聯合國專家研擬相關的管理計畫,再加上現在有了UNESCO的協助,緬甸當局預計2018年將再次申請蒲甘加入世界遺產名單,而這次成功的機會頗為濃厚。

 


陳勝耀

緬甸人塗抹黃香楝樹粉文化

 

上課的時候,老師提到了緬甸代表文化之一:緬甸粉,這讓我想起在馬來西亞打工的時候,有一位來自緬甸的男同事,他在上班的時候都會在臉上塗上黃黃的粉。因為緬甸外勞在馬來西亞不算少數,在街上都經常可以看見許多人的臉上會塗上這些粉,就好奇地問了這位男同事。

 

當時他跟我說,在緬甸人喜歡塗上這些粉,是因為能保養皮膚,讓皮膚細嫩。因為我的皮膚長了很多痘痘,他就自薦幫我買了一罐現成的,叫我每天都塗上它,皮膚就會變好。因為在馬來西亞並沒有這種文化,尤其是塗上後很顯眼,所以我都只在睡前塗上,並不會塗著出門。但最後因為不見效果,所以就沒有再繼續塗了。

 

而該位緬甸男同事塗的則不是現成罐裝的,而是自己拿著一塊木頭(網路資料:黃香楝樹的樹幹)在一小塊的墊上研磨,把磨出的漿汁塗在臉上。即使在異鄉生活,這種緬甸的文化也都一併的帶到其他國家來。在馬來西亞,只要有緬甸外勞聚集的社區,除了能見大量的檳榔販之外,再者就是販賣這些黃香楝樹幹的小販。

 

另外,似乎只有緬甸土著才有這種文化行為,我的舅母是來自緬甸的華僑,在我接觸他的時間內,都不曾看過她塗過黃香楝樹的粉,也不曾見過她有買過這種樹幹回家。舅母的精通緬甸語,熱愛吃緬甸食物,宗教信仰也稍偏緬甸佛教,融入當地文化的程度頗高,但在塗抹黃香楝樹粉這方面,確實不曾出現。


 

白植皓

 

美術所有規定跨所的自由學分,也是我選擇這堂課的契機。然而在眾多的所和課程中猶豫過,為何最後會選擇這一門「文化研究」?原因大抵是課綱看起來涉及的議題範圍是相當完整,可以重新將知識導入和討論一遍,符合最近學習和研究上的需求。另外還有一個關鍵,楊老師提供的課綱跟其他文化研究類的課程並置後,似乎在議題管理設定上更具交叉比對、彈性探討的概念。

 

這兩點再再吸引學生選擇──尤其我自己所關心的是「美術」可以如何涉入公共文化,但又不停留在教育、學院、公園廣場、藝術市場或美術館等等機構場域,於是開始思索是否應該探討一些具體存在的「文化」。而這些文化交織在社會和各種網絡中透過傳播,產生了文本、非文本的活動,這時候我們的位置就不是一個批評家、教學者或創作者,呈現既練習旁觀又渴望(還有實際)參與(介入)的狀態,這也是我所認識到的文化研究特別注重的「敘事」和「破譯」的特性。

 

活動的過程當中可以如何結構化和描述知識?這是我原先期待在課堂上學到的,如何善用之,呈現出公共與美術彼此在多元關係當中巧妙結合的文化結晶(人文價值),例如:獨立書店。

 

結果整個課程上下來發現老師同學都好優秀,彼此之間善於對話,應該會比預期的收穫更多!或許是因為應華所本身就對於多元和差異的思考比較敏銳和好奇,就像是帶著未知田野的熱誠以及豐富多樣的經驗,當老師詢問每個人有什麼樣的想法,沒想到互動下來的議題是如此豐富而具體──假若是以現代「美學本位」的觀點來看待,當然不會承認緬甸粉是一種藝術(除非背後有「觀念」存在,提供一種不限定依附於「文化」的觀點,雖然很平民開放但卻又是很自我叛逆的),會更傾向於討論老師提出的華人不會使用這種美妝打扮,這就是文化差異的問題。

 

過去自己長期關注的是創作者和相關社群如何開拓各自的小天地,刺激哪些對多元進行理解呈現的表現力、成熟運用的自由度,在型態品質和觀念史論等的位置在哪,怎麼幫助大家去各自表述、連結和解說。延續緬甸粉的思考,老師提供的讀本中還有女力時代議題、泰國文創設計相關,其實是更進一步接觸了現況,深化對於全球在地時下動態觀察,這大概是從大學以後就鮮少接觸和學習的,這樣子注重「深描」和「比較」的多元思考。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