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Dokkio Sidebar applies AI to make browsing the web fast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ever you open Sidebar, you'll get an AI summary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ask any question you like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6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盧秀鳳 6 years, 4 months ago

文化研究基礎知識:

西方文化研究--新馬克思/西方馬克思     (饒淑惠整理)

 

一. 何謂「新馬克思」:繼馬克思之後,對馬克思的定位在西方世界引起爭議,學術界將這些人稱為「新馬克思」,也稱為「西方馬克思」,兩者之間大同小異。這兩派學者傾向於革心重於革命,重視日常生活批判,以作為社會變革的起點,

二. 主要代表人物:

(一)盧卡奇(Georg Lukacs, 1885-1971),匈牙利人,生於猶太家庭,1918年加入匈牙利共產黨。

1.一生致力匈牙利政治和學術活動,被譽為美學中的馬克思。

2.從人道中心主義的歷史觀出發,由存在的本質論起,信奉「整體性」觀念。

3.他的「現實主義」研究是要使人了解人的真正本質,作為文學的基礎。

4.代表作《歷史與階級意識》(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於1923年發表,被稱為西方共產主義的聖經。

5.代表作《理性的毀滅》(The Destruction of Reason )於1954年出版,探討納粹世界觀的思想起源。

(二)葛蘭西(Antonio Gramsci, 1891-1937),義大利人,坐了二十五年黑牢,ㄧ生奉獻社會主義革命運動。

1.他從意識型態中得到「霸權」概念,將意識型態與霸權劃上等號。

2.他認為霸權存在於「宰制」與「同意」兩種模式中,是透過普遍共識的方式達成默許的原則。

3.霸權滲入文化價值規範、信仰、神話和傳統之中,使得現代的政治並不是透過權力,而是透過權威來施行。

 4.他與盧卡奇不同關注的重點不同,盧卡奇重視上層文化,葛蘭西則對大眾文化提出了新的看法。

5.代表作《獄中札記》(The Prison Notebooks),是一部討論國家概念與領導權的書籍。

(三)阿圖塞(Louis Althusser, 1918-),生於阿爾及利亞,在法國受教育,1948年加入共產黨。

1.西方馬克思學者,反對由人道主義精神的角度認識馬克思,主張由結構的層面探討馬克思主義。

2.他認為所有的思維不是思維的結果而是思維本身,受到思維者所處環境的影響,這種環境就是結構。

3.他認為馬克思學說非意識型態而是科學,唯有從社會結構和科學層面重建馬克思思想,才能了解馬克思的思維。

4.他將馬克思ㄧ生思想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青年期(1840-1844),斷裂期(1845),成長期(1845-1857),成熟期(1857-1883)。

5.代表作《保衛馬克思》(Pour Marx)批判二十世紀學者對於馬克思思想的解釋,特別是一些不屬於馬克思思想的意識型態,他要將馬克思從馬克思主義中解放出來。

 

 

 

 

影象欣賞與討論 :《我們的那時此刻》

台語片60週年

電影我們的那時此刻觀後心得 (欣玠)

這部電影從臺灣最大的電影盛事--金馬獎說起。金馬獎是目前臺灣無人不知曉的年度電影盛事,兒時追星總喜歡守在電視機前看著星光大道上明星們的爭奇鬥豔,卻也從來不瞭解它的起源和背景。對於「金馬」二字的印象,總是搞不清楚究竟是否真的與金色奔騰之馬有關,抑或是金門馬祖之意。看了電影才知道這個盛事與賀壽相關,這真是個特別的起源。 

電影初期撥放了許多早期的影像,我和同學一開始還笑說不懂為什麼花一張電影票的錢來看這些「老古董」,配樂慷慨高昂、愛情戲浪漫過了頭,台詞糾結肉麻等,看在我們這些年輕人眼中,實在只有好笑二字可形容。但是漸漸的,我了解到那是不同時代的「風潮」,雖然無法理解影中的女工阿姨為何回憶起當時的電影仍會哭泣,但我想,找到共鳴是就是電影娛樂從未衰落的主因。 

整部電影讓我感觸最深的部分之一,是電影人戴立忍獲獎最佳導演時,激動到哽噎難言,配合著電影〈不能沒有你〉的一幕,我看著也就不禁潸然淚下了。電影感動人心的部分,就是展現現實社會的真實題材,反映出時代、民眾、生活。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好萊塢電影當道的現今,華語電影仍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逐漸消失的傳統音樂 印尼甘美朗 (周芊妤)

 

甘美朗在印尼文裡有打擊的意思,這是一種由各個不同打擊樂器(主要的樂器有鋼片琴類、木琴類、竹笛撥弦拉弦樂器)組合起來的音樂形式。這個音樂形式的歷史非常久遠,在爪哇的神話中是天神Sang Hyang Guru發明的,據說是他統一了爪哇的所有神之後希望傳遞給其他地方天神知道而發明出鑼,但為了表達福雜的意思進而發明了第二、第三面鑼來傳遞訊息。另外在爪哇的神殿裡也有出現演奏甘美朗的浮雕。

印尼甘美朗會在宗教儀式和各式慶典上使用,除此之外也會用於伴奏舞蹈和戲劇。甘美朗在印尼各地也有不同的風格,像是巴里島地區較活潑輕快;爪哇地區較沉穩內斂。甘美朗早期受到印度音樂文化的影響發展至現代也融入了西方文化。像是在峇里的天主教堂典禮上也會演奏甘美朗,有些曲子據說還能用來驅除邪靈。

在演奏甘美朗的時候也有些禁忌,像是不能跨越樂器,因為印尼傳統有泛靈信仰,每個樂器都是有神靈的;另外受印度影響在有音樂和舞蹈的地方就是聖地,所以需要脫鞋演奏;另外在演奏的時候也必須採取坐姿。

從網路文章上看到現今甘美朗音樂逐漸被邊緣化,印尼的學校教育中所接觸的皆是西方音樂。但是幸好在外國卻很被推崇,受到其他國家音樂人士的喜愛,台灣也有許多研究甘美朗的音樂人是會去印尼學習和交流。我覺得印尼的甘美朗音樂和台灣廟會的北管南管音樂有異曲同工之妙,皆是幾種不同樂器組成、沒有指揮、因地域關係有不同風格的音樂、用於宗教儀式上……等等,非常神奇。台灣、印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大量接觸主流音樂,這種傳統上的音樂和文化正逐漸凋零,學習的年輕人很少我覺得相當可惜。


現象學研究方法  (范琳琳)

 

一、 現象學方法論的定義

現象學乃是一門探索現象的哲 學,正如其領導者胡塞爾主張知識是由檢視日常的生活經驗而得,知識的來源來 自事物的本身。基於現象學的哲學理論背景,現象學方法著重於研究者拋棄掉先 前概念與預設立場,透過不斷的提問、訪談、對話與反省,澄清生活世界的本質 結構(essential structure)並且透過意識活動來理解世界如何被經驗、及現象與 意識之間的必然關係(張汝倫,1997)。簡言之,現象學方法在探索現象本質, 欲洞悉萬事萬物的本來面貌;除了瞭解人類如何經驗這個世界外,也企圖捕捉經驗背後呈顯的意義結構,達到還原至事象本質的境界。

二、 現象學方法論之特性

Polkinghorne 認為基於現象學意圖尋找出一般通則的哲學原理,研究者也希 冀能夠發展一套研究計畫以適於對各種不同經驗現象的理解(Creswell,1998)。 基於這個期待,在研究過程中,現象學方法重視以下四項主題: (一) 研究者需要瞭解現象學的理論觀點:「存而不論」為進行研究時的重心,研 究者將自己先前對現象學覺察到的觀念放入括弧,傾聽受訪者的聲音去了解。 (二) 提問與訪談:研究者必須從長期的訪談中蒐集資料,擬出研究問題讓研究對 象描述日常生活經驗,並且探索出對個人而言,經驗背後的意義為何? (三) 資料分析的步驟:將原始的訪談稿轉變成幾個意義的叢集(clusters of meaning),這種轉變與經驗的一般性描述連結在一起,即對於經驗到的感受予以 組織性的描述(textural description)。 (四) 研究的結果:讀者在閱讀完一篇現象學報告後,能夠對於經驗的本質更為瞭 解,且覺察到經驗背後存在一個單一、統整的意義;這代表著所有經驗都有一個潛在的結構。整體而言,現象學方法論是鼓勵研究者開放自己的心胸,在平等、 互為主體的研究的研究關係中,給與受訪者談話內容立即的回饋,捕捉個別獨特 的經驗以彰顯事實背後的內隱意義並加以具體的描述。

延伸閱讀 http://mail.tku.edu.tw/panhlw/phenomresearch.pdf


影評如下:(盧秀鳳)

「我們的那時此刻」 紀錄片詳實記錄了台灣從1962年開始設立金馬獎以來的國片演進,其過程從台灣社會脈動做一個歷史性的回顧。

 

pl_ftch48176829_0006

以電影的回顧,將時間拉回1949年12月10日下午二時,蔣介石搭乘飛機退守台灣。在民國37年(1948)年底的時候1,國民黨退守台灣前陳誠先前被奉派出任台灣省政府主席。而自從國民黨退守台灣,社會戒嚴於1949年5月19日頒布,次日開始行使。對台灣進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四萬元台幣對換一塊錢的貨幣政策。對台灣本土語言的抹殺強制實行國語政策。台灣的戒嚴令約束人民沒有集會遊行之言論自由,於1987年7月15日中華民國政府才解除,總共推行行使戒嚴有38年之多。台灣解嚴以來,該戒嚴令讓台灣民主社會有民主意識覺醒的機會,政黨輪替喚醒民族意識抬頭,過去二二八事件陰霾從新被檢討,族群意識覺醒形卻帶來成藍綠對立化不開的省族情結。

 

我們的那時此刻紀錄片配合感性的旁白,導演為我們整理出從『梁山伯與祝英台』到『養鴨人家』到『一個女工的故事』到『英烈千秋』到『梅花』到『我是一片雲』到『看海的日子』到『搭錯車』到『童年往事』到『估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到『推手』到『臥虎藏龍』到『海角七號』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到.....種種可以勾起你我回憶的的觀影感動時光。

 

電影藝術在無形中淺移默化轉移焦點帶我們在時空中被默化。這部影片真正的是讓人從新省思我們台灣這塊土地何去何從

 

註解:

1  出處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50)



 

 

 

 

 

 

 

 

 

 

 

 

 

 

 

「國際客家 在地行動」

2016海外客家社團負責人諮詢會議

專題報告與談人會議行前說明

 

楊教授聰榮您好,感謝您出席擔任『2016海外客家社團負責人諮詢會議』專題報告主題一與談人,茲說明相關注意事項如下:

1.  與談時間:2016年10月18上午場次,大會秘書處將於923日提供專題報告人書面文稿,供您準備與談資料。

2.  建議準備6~8分鐘之與談內容,若您會議當天欲使用簡報PPT檔案建議於10月10日前傳送大會秘書處(bd77318588@gmail.com)

3.  本次會議專題報告主題一為國際臺灣客家組織推動情形

4.  本次會議囿於經費有限,大會提供每位與談人出席及撰稿費共新臺幣伍仟元整。

5.  大會另提供往返會場之大眾運輸交通費用補助(含高鐵、臺鐵、客運)交通費用補助(檢據核實報支),會議服務人員將於會議當日提供申請表單及回郵信封,請於會後將乘車票證連同申請資料寄回承辦單位,俟完成相關檢核作業後,即將交通補助費用匯款至所提供之帳戶;若您自行開車前往,大會將補貼油資共新臺幣貳仟元整,車輛部分請直接停放於園區停車場。

6.  會議現場將提供麥克風、簡報遙控器(簡報筆)、電腦、會議手冊及投影設備等,若您有其他器材或設備需求,請於10月10日前提報大會。

7.  大會相關訊息及議程如下:

(1) 活動日期:105年10月17日(星期一)至10月19日(星期三)

(2)  會議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

路588號)

(3)  會議議程:

<第一天:10月17日 (星期一)

時間

議    程

地點

09:00~09:25

報到

演藝廳

09:25-09:30

主持人開場

演藝廳

09:30~10:00

開幕典禮

1.鍾雲輝客家八音團(藝文表演)

2.客家委員會李主任委員永得致詞

3.貴賓致詞

4.開幕儀式

演藝廳

10:00~10:10

簽署儀式

屏東縣與美國德州福遍郡締結姊妹縣

演藝廳

10:10~10:40

專題演講一

1.引言人:屏東縣潘縣長孟安

2.演講人:美國德州福遍郡郡長羅伯.赫博Dr. Robert Hebert

演藝廳

10:40~11:00

茶     敘

演藝廳

11:00~12:30

鄉情報告一

美洲客家社團

1.美國中西部客家同鄉會與美國伊利諾州巴勒特市多元文化交流經驗分享(25分)

  會長余成貴及巴勒特市市長華爾士-在地行動與主流社會交流的經驗

2.梁會長政吉(美洲臺灣客家聯合會)(15分)

3.詹會長昌森(加拿大魁北克客屬崇正會)(15分)

4.廖會長仁煌(巴西崇正總會)(15分)

5.綜合討論(20分)

演藝廳

12:30~13:30

午     餐

傘架區

13:30~14:30

專題演講二

六堆客家大小事

演講人:

1.臺灣心六堆情-馮理事長清春(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15分)

2.客語教學運作模式-邱校長坤玉(屏東縣長興國小)(15分)

3.屏東客家社團的經營與運作-黃前校長啟仁(屏東縣廣興國小)(15分)

4.綜合討論(15分)

演藝廳

14:30~15:35

鄉情報告二

歐、非、大洋洲

客家社團

1.梁會長智順(歐洲臺灣客家聯合會)(15分)

2.范會長房城(南部非洲臺灣客屬聯誼會)(15分)

3.伍前會長其修(昆士蘭客家會)(15分)

4.綜合討論(20分)

演藝廳

15:35~16:00

茶     敘

演藝廳

16:00~17:20

鄉情報告三

客家南向暨

亞洲客家社團

1.客家產業南向新視野-鍾創會會長仕達(新加坡臺灣客家同鄉聯誼會)(15分)

2.章總會長維斌(亞洲臺灣客家聯合總會)(15分)

3.黃創會會長德新(印尼梅州會館)(15分)

4.拿督張潤安(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15分)

5.綜合討論(20分)

演藝廳

17:20~19:50

迎賓晚宴

1.晚宴用餐

2.藝文表演「回想‧迴響」

傘架區

<第二天:10月18日 (星期二)

時間

議    程

地點

08:30~09:00

報到

演藝廳

09:00~09:30

敬天祭地儀式

傘架區

09:30~10:00

專題演講三

全球客家發展

新思維

1.演講人:楊副主任委員長鎮(客家委員會)

演藝廳

10:00~10:15

茶     敘

演藝廳

10:15~12:15

專題報告及討論

國際客家

在地行動

主題一:國際臺灣客家組織推動情形報告

1.主持人:楊副主任委員長鎮(客家委員會)

2.報告人:晁院長瑞明(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12分)

3.與談人:(1)楊教授聰榮(國立臺師大應用華語文學系)(8分)

(2)劉會長得寬(東京崇正公會)(8分)

(3)邱會長倚星(中美洲客家同鄉會)(8分)

(4)陳會長石山(世界臺灣客家聯合會)(8分)

4.綜合討論(15分)

演藝廳

主題二:全球客家社團申請加入UN NGO之回顧與展望

1.主持人:楊副主任委員長鎮(客家委員會)

2.報告人:林主任委員敬賢(世界客家社團申請加入UN NGO協

進委員會)(12分)

3.與談人:(1)張院長維安(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8分)

(2)劉前會長志恆(休士頓客家會)8分)

(3)賴執行長江椿(世界客家社團申請加入UN NGO

協進委員會) (8分)

4.綜合討論(15分)

12:15~12:40

綜合座談

及閉幕式

1.綜合座談

2.閉幕式

演藝廳

12:40~14:00

午     餐

傘架區

14:00~17:30

沉浸式客語教學觀摩(屏東縣豐田國小及立群幼兒園)及六堆客庄參訪

/海外客語合唱觀摩賽

參訪點

演藝廳

17:30~18:00

車程及進場

和樂餐廳

18:00~18:30

頒獎典禮

和樂餐廳

18:30~19:30

晚     宴

和樂餐廳

 

 

 

<第三天:10月19日 (星期三)

時間

議    程

地點

09:00~15:00

六堆客庄參訪

 

15:00~

送     機

 

 

 

 

屏東縣政府

客家事務處

聯絡人:鄭雅月 書記

連絡電話:(08)734-6306

聯絡傳真:(08)734-6304

電子郵件:a001593@oa.pthg.gov.tw

聯絡地址:90001屏東縣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綜合規劃處海外事務科

聯絡人:陳淑美 專員

連絡電話:(02)8512-8523

電子郵件:ha0140@mail.hakka.gov.tw

聯絡地址:2424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北棟18樓

 

 

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我們連絡

主辦單位:

 

 

 

 

 

 

 

 

 

柏迪公關顧問有限公司

聯絡人:張瀚元 專員

連絡電話:(02)7731-8588

聯絡傳真:(02)7731-7050

電子郵件:yuan58312@hotmail.com

聯絡地址:235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910號2樓之1

 

 

大會秘書處: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