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基礎知識-
本週負責人: 秀鳳
一張傳單的反思!你怎麼看?
(攝影:陳勝耀)
年鑑學派 (本周負責秀鳳)
辭條:年鑑學派
年鑑學派(Annales School)
緣起於1929年由費夫爾(Lucien Febvre, 1878~1956)與布洛赫(Marc Bloch, 1886~1944)
發行的《經濟與社會史年鑑》(Annales d’histoire économique et sociale),
這份刊物於1946年改名《年鑑:經濟‧社會‧文明》(Annales:économies, sociétés, civilizations),
1999年又改為《年鑑:歷史‧社會科學》(Annales:Histoire, Sciences Sociales)。
副標題幾經更名的《年鑑》迄今仍為歐美重要的史學期刊之一。
外人為了強調他們的共同點,大都稱此團體為「年鑑學派」;
但身處內部的史家則強調此團體內的個別研究取向,經常否認有這樣一個學派存在,也不認為該稱呼還能有效說明自己的史學研究特質,或適切定位自己在史學場域的位置。
年鑑學派發展迄今約略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20年代到1945年,這一階段年鑑學者的特色是攻擊受蘭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學派影響的法國史學界,代表人物是費夫爾與布洛赫兩位先驅者。費夫爾注重地理環境對於人文的影響,人類行為又將如何參與地理改造。布洛赫則比費夫爾更加致力於社會經濟結構的探討,他相當欣賞涂爾幹(Émile Durkheim, 1858~1917)的社會學,甚至將其視為史學研究的工具。布洛赫認為歷史學家擁有原始史料,還不足以寫出令人信服的歷史,歷史學應該是要對社會行為做出「解釋」。第二階段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而迄於1968年。這個階段的代表人物是布勞岱(Fernand Braudel, 1902~1985),在他的主導下,凝聚教學與研究的組織機構從「高等研究實踐學院第六部」,增加了1968年成立的「人文科學中心」,前者又於1975年正式獨立為「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布勞岱最為人所稱道的特點是採取「總體史」(histoire totale)的研究取徑,強調「長時段」(longue duree)的重要性。第三階段是從1968年迄今,象徵年鑑最初理想的逐步分裂和解體。年鑑第三代的成員大致是以布勞岱的學生這一輩為主,其中又以勒華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 1929~)最為著名。
第三期年鑑學派的發展被英國史家彼得‧柏克(Peter Burke, 1937~)比喻為「從地窖到閣樓」的發展。在布勞岱領導下的年鑑學派,心態史退居相當邊緣的地位,可是在這個階段中,學者對布勞岱產生反動,而且反對任何形式的決定論。這個階段年鑑史學呈現三種特色:第一是心態史的回歸,第二是將計量方法運用到文化史研究上,第三則是批判計量史學,改趨政治史或敘事史的途徑。
經過一甲子的時間,年鑑學派的第四代業已出現,他們是何凡爾(Jacques Revel, 1942~)、夏提埃(Roger Chartier, 1945~)等人。新生代的年鑑學派史家有回流反撲的趨勢,一方面繼承年鑑學派注重跨學科式的歷史研究傳統;另一方面也大膽挑戰第一、二代年鑑史家所樹立的典範,研究範圍逐漸從經濟史與社會史轉向文化史,成為目前「社會文化史」或「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
國家代表的衣服(秀鳳)
除了原住民文化,我們還有什麼可以代表台灣?
文化議題:扯鈴能代表台灣傳統文藝嗎? (饒淑惠)
在交通部觀光局的官方網頁中,將扯鈴與布袋戲、油紙傘、中國結、陀螺、風箏和捏麵人等列為台灣的傳統文藝。而扯鈴究竟是不是台灣傳統文藝?能不能代表台灣文化呢?我們且來追根溯源,認識一下「扯鈴」的歷史。
一 、扯鈴的由來
自古雜耍表演中相傳有耍、變、練三大技藝;耍是耍罈子,變是變戲法,練是練扯鈴。可見扯鈴在我國的民俗技藝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農曆年後,大街小巷充滿了玩扯鈴發出的嗡嗡聲。 扯鈴是中國傳統的民俗技藝,也是相傳已久的童玩。據說最早在唐朝的時候,已在各地很流行了,但是一直到明朝的時候,才有描述扯鈴的文獻出現。古時候扯鈴又稱為「空鐘」、「天龍」、「抖牛」、「地鈴」、「空竹」、「響鈴」等等的名稱,但現在一概統稱為「扯鈴」。在明朝萬曆年間,劉侗和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有提到扯鈴的一首歌謠:「楊柳兒枯,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楊柳兒發芽兒,打鈸兒。」這裡面說的「空鐘」,指的就是現在的扯鈴。
二 、扯鈴的發展
扯鈴除了盛行於中國外,在十八世紀更傳入歐洲,扯鈴傳入英國之時,全英國的人民都迷上了這個神奇的玩意,就把扯鈴稱之為「兩根棍子上的精靈」。後來傳到法國時,法國人就把扯鈴改用璃瓷土製成,公開表演。1976年臺灣省教育廳為落實貫徹推展民俗體育活動,函請各縣市政府舉辦民俗體育運動比賽,民俗體育運動逐漸在台灣各地蓬勃的展開,成果顯著。又於1981年組成「中華民國青少年民俗運動出國訪問團」應邀參加菲律賓馬尼拉市舉行的第二十四屆國際體育健康、休閒年會中表演,之後又陸續多次演出,獲得各國人士的一致好評。特別是當陳金銘老先生以一手「巧抖空竹」隨著李棠華特技團到國外表演,享譽國際。扯鈴就開始在國際間與台灣劃上連結的印象。這二十年來也漸漸有不少民俗表演團體出國表演,讓扯鈴揚名國際。
三、 扯鈴在兩岸的比較
扯鈴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又是如何呢?中國大陸扯鈴歷年来在國際比赛中從1956年在波蘭華沙的第一届國際雜技大會演中獲得銀質獎,一直至今,獲獎次數比台灣多。不過,國人接觸扯鈴的普及性確大大不如台灣。中國大陸的扯鈴發展呈兩極化。換句話說,雜技團裡的扯鈴成員技術頂尖,令人嘆為觀止。但大多數的一般民眾卻是連扯鈴都没摸過,這跟扯鈴在台灣校園、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普及性相較,有着天壤之別。由此可知,扯鈴在中國的發展走的是菁英取向,而非朝普及化方向發展。
扯鈴的發展在台灣正巧相反,政府在民俗體育上的推廣始自1975年先由教育廳試辦跳繩、踢毽子、放風箏三個項目。之後,民俗體育運動會於1983年舉辦,才正式將扯鈴列入比賽項目。台灣扯鈴的推廣主要是扎根在中、小學的校園裡,其普及性和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由此看來,關於近日民進黨立委劉世芳稱「扯鈴」是中國文化,喊要刪僑委會預算。而僑委會副主委田秋堇回覆說:「扯鈴雖然源起於中國,但其實是在台灣發揚光大。」這樣的回答其實很客觀,也的確符合事實。
文化社會學(琳琳)
文化社會學是古典社會學家 Max Weber 與 Georg Simmel 在奠定社會學此一學科基礎時即已形成的社會學傳 統。但在「文化 vs.社會」、「上層 vs.下層」等二元對立思維圖式的影響,文化社 會學往往被當作是方法論的反省,或者是範圍有限的研究領域。當代的文化社會 學研究發展成果則是打破此一狹隘的研究態度與作法,認為文化社會學的研究不 應該只是探討文化的社會條件,而是要同時反過來分析社會的文化條件。亦即, 研究者應該注意文化對社會的型塑力量,而非唯獨偏重於社會對文化的型塑力 量。對當代文化社會學而言,在現代社會,文化不再被認為只屬於人類精神生活 領域的活動,而是滲透進入經濟活動與社會權力關係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更有學者主張,社會理論必須加以「文化化」,在基本理論假設及具體問題研究上 皆以文化為核心點,形成所謂「社會學的文化社會學化」。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